一个人赴户外探险,可备好这些餐具
户外餐具销售公司 发布时间:2025-09-25 11:33
去年秋天一个人去浙西大峡谷徒步探险,出发前没选对餐具,带了套普通的不锈钢餐具,又重又占地方,走了半天就嫌累赘;中途煮面时,因为没带合适的碗,只能用煮锅直接吃,烫得手忙脚乱。后来总结经验,才明白一个人户外探险的餐具,关键要 “轻、小、多功能”,既要满足吃饭需求,又不能增加背包负担。结合这几次单人探险的经历,说说一个人赴户外探险该备好哪些餐具,让独自出行也能吃得舒服又省心。
首先要备一套 超轻折叠式叉勺筷组合,这是单人探险的 “基础装备”。一个人吃饭不用复杂的餐具,一套叉勺筷就能应对大多数情况,但必须轻便易收纳。我现在用的是凯乐石的钛合金折叠叉勺筷套装,重量只有 50 克,比一个鸡蛋还轻,放在背包里几乎没感觉。叉勺是二合一设计,展开是叉子,折叠后能和勺子拼在一起,筷子是 telescopic 伸缩款,拉长后和普通筷子一样长,收起来只有 10 厘米,刚好能放进专用的金属收纳筒里,不怕被背包里的其他东西压弯。上次在山里煮泡面,用这套餐具吃特别方便,叉子能叉面条,勺子能喝汤,筷子还能夹起锅里的青菜,不用来回换工具。选这种组合时,要注意材质优先选钛合金或超轻不锈钢,别选塑料的,一是不耐用,二是遇到高温容易变形;收纳筒选带挂扣的,能挂在背包外侧,需要时随手就能拿到,不用翻遍整个背包。
其次是 迷你单人煮锅 + 折叠碗二合一装备,一个人探险难免要自己煮点热食,比如泡面、杂粮粥,有个小煮锅会方便很多。我选的是牧高笛的单人迷你煮锅,容量 800 毫升,刚好够煮一人份的食物,锅身是食品级铝合金材质,重量 300 克,导热快,用便携炉具煮泡面,5 分钟就能煮好。实用的是,这个煮锅的锅盖能拆下来当折叠碗用,锅盖边缘有硅胶隔热层,装热食不烫手,不用额外带碗,省了不少空间。锅的手柄是折叠式的,不用时能收起来,整个锅收纳后只有一个保温杯大小,塞进背包底部刚好。选单人煮锅要注意容量别太大,800-1000 毫升刚好,太大的话既重又占地方;锅底要选平底的,适配大多数便携炉具,别选圆底的,放在炉具上容易晃倒。另外,锅身有刻度,煮东西时能掌握水量,不用凭感觉加,避免煮太干或太稀。
然后是 硅胶折叠水杯,一个人探险要随时补充水分,带个水杯很重要,但普通水杯占地方,硅胶折叠水杯就很合适。我用的是探路者的硅胶折叠水杯,展开后容量 500 毫升,能装下足够的水,喝完后折叠起来,厚度只有 2 厘米,能塞进背包侧兜或裤兜里。杯口有密封盖,不会漏水,就算不小心打翻,也不用担心水洒在背包里。硅胶材质耐温范围广,装开水或冰水都没问题,而且容易清洗,喝完果汁后用清水冲一下就干净,不会留异味。选硅胶折叠水杯要注意密封性,盖紧后倒置不漏水才合格;杯口要选宽口的,方便接水和清洗,也能直接用它泡咖啡或茶,不用额外带杯子。另外,颜色选鲜艳一点的,比如红色、黄色,万一在户外弄丢了,也容易找到。
还有 便携食物密封盒,一个人探险可能会带点干粮,比如饼干、坚果、水果,用密封盒装好,既能防潮防压,又能保持食物干净。我选的是乐扣乐扣的迷你密封盒,一套有两个,容量分别是 200 毫升和 300 毫升,刚好能装下一天的干粮。盒子是食品级 PP 材质,耐摔耐撞,上次在山里不小心掉在石头上,盒子没裂,里面的饼干也没碎。密封盖的密封性很好,装水果时不会渗出汁水,也能防止虫子爬进去。收纳时两个盒子能叠在一起,体积很小,放在背包里不占地方。选密封盒要注意大小搭配,小的装坚果、糖果,大的装水果、三明治;选透明的,能清楚看到里面装的是什么,不用打开盒子就能找东西,节省时间。另外,盒子底部要有防滑设计,放在不平的地面上也不会滑动,方便在户外取用食物。
一个人探险还可以备一套 迷你清洁工具,包括一小块洗碗布和一小瓶洗洁精(50 毫升装),虽然餐具能重复使用,但清洗干净很重要,避免滋生细菌。洗碗布选超细纤维的,轻便易干,不会滋生异味;洗洁精选无磷环保的,既能洗干净油污,又不会污染环境,每次用一小滴就够,一瓶能用上好几次。这些清洁工具可以装在一个小密封袋里,放在收纳餐具的袋子里,不用额外占用空间。
一个人赴户外探险,餐具不用带太多,够用、实用就行。以上这几样餐具,加起来重量不到 1 公斤,收纳后体积也不大,却能满足吃饭、喝水、装干粮的需求,让独自户外探险时,也能吃得舒服、吃得安心,不用为餐具的事分心,能更专注地享受探险的乐趣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