全国免费服务热线:

18982081108

昆明户外燃气炤销售服务

户外燃气灶有没有替代品?

户外餐具销售公司     发布时间:2025-09-25 11:33
前两年去浙江莫干山露营,出发前特意查了营地规定,发现明确禁止使用明火,这可让我犯了难 —— 原本计划用户外燃气灶煮火锅、炖鸡汤,没了它,难道要顿顿吃冷食?后来在资深露营朋友的推荐下,尝试了几种户外燃气灶的替代品,才发现原来不用明火,也能在户外吃到热乎饭。这些年陆续试过卡式炉、电炉、柴火炉,甚至还有太阳能灶,每种替代品都有自己的适用场景和优缺点,今天就结合我的实际体验,聊聊户外燃气灶的那些替代品,帮大家根据自己的需求选到合适的户外烹饪工具。
常被拿来和户外燃气灶对比的替代品,就是卡式炉。第一次用卡式炉是在莫干山的露营地,朋友特意帮我带了一台,拆开包装时我还挺惊讶 —— 它比我平时用的户外燃气灶大一圈,机身是金属材质,沉甸甸的,看起来很扎实。卡式炉的加热盘比户外燃气灶宽,能放下家里常用的 28 厘米口径的汤锅,我们当时买了新鲜的排骨和玉米,用卡式炉炖了一锅玉米排骨汤,不到半小时,排骨就炖得软烂,汤里飘着玉米的清香,一点不比家里炖的差。后来才知道,卡式炉的功率大多在 2800W-3500W 之间,和大功率的户外燃气灶差不多,加热速度快,而且它自带防风圈,就算露营地有点小风,火焰也能保持稳定,不会像小功率户外燃气灶那样,风一吹火焰就飘得没影。
不过卡式炉也有明显的缺点,就是体积大、重量沉。我那台卡式炉连气罐一起重差不多 2 公斤,比普通的户外燃气灶重了一倍多,只能放在汽车后备箱里,要是徒步露营,根本没办法背着走。而且卡式炉用的是大容量气罐,一罐气虽然能用上 5-6 次,但气罐本身也有重量,携带起来还是有些不便。上次带家人去安徽宏村周边自驾露营,把卡式炉放在后备箱,一路颠簸下来,气罐接口处竟然有点松动,幸好出发前检查了一遍,不然很可能会出现燃气泄漏的情况。另外,卡式炉的收纳也不如户外燃气灶方便,它不能折叠,只能用专用的收纳袋装好,占的空间比折叠款户外燃气灶大不少,要是后备箱里放满了行李,就很难再塞下卡式炉了。所以卡式炉更适合自驾露营,或者在有固定停车位的露营地使用,不适合需要长途徒步携带的场景。
如果露营地禁止明火,那电炉(户外电源 + 电煮锅 / 电烤炉) 绝对是靠谱的替代品。第一次用电炉是在上海周边的城市公园露营,公园管理处不仅不让用明火,连卡式炉也不让带,朋友给我推荐了 “户外电源 + 电煮锅” 的组合,抱着试试看的心态,我买了一台 1000W 的户外电源和一个 800W 的电煮锅,没想到用起来特别方便。早上煮牛奶、蒸鸡蛋,电煮锅插上户外电源,不到 5 分钟,牛奶就冒起了热气,鸡蛋也蒸得刚刚好,蛋黄半流心,孩子吃得特别香;中午煮面条,加点青菜和火腿,面条煮得筋道,汤也热乎乎的,比吃泡面舒服太多。让人放心的是,电炉完全不用明火,没有燃气泄漏的风险,露营地管理员看到也不会制止,在城市公园、森林保护区这类对明火管控严格的地方,用电炉再合适不过了。
但电炉的使用完全依赖户外电源,这就带来了两个问题:续航和重量。我那台 1000W 的户外电源,满电状态下用 800W 的电煮锅,煮一次面条大概消耗 10% 的电量,一天煮三顿热食,差不多能用两天。要是露营时间超过三天,就得带两个户外电源,或者找有充电条件的露营地,不然户外电源没电了,电煮锅就成了摆设。上次去福建武夷山露营,我们在山里待了四天,带了两个户外电源,白天用太阳能板给电源充电,晚上再用电煮锅做饭,才勉强撑下来。而且户外电源本身也有重量,一台 1000W 的户外电源重约 5 公斤,比卡式炉还沉,携带起来并不轻松。另外,电煮锅的功率不能太大,一般建议不超过 1200W,不然户外电源的电量消耗太快,还可能因为功率过大导致电源过载,所以像爆炒这种需要大功率的烹饪方式,用电炉根本没办法实现,只能做些煮、蒸、焖这类简单的饭菜。
要是去偏远山区露营,周围有丰富的木柴资源,柴火炉也是个不错的替代品。第一次用柴火炉是在江西武功山徒步露营,当时带的户外电源没电了,同行的驴友从背包里掏出一个折叠柴火炉,我才知道原来还能靠烧木柴做饭。那台柴火炉是不锈钢材质的,能折叠成一本书大小,重量只有 500 克,放在背包里一点不占地方。我们在山里捡了些干枯的树枝和松针,用打火机点燃松针当引火物,很快柴火炉就烧了起来,架上小锅煮水,不到 15 分钟,水就烧开了,泡了杯热咖啡,在寒冷的山间喝下去,浑身都暖和了。柴火炉的好处就是不用带燃料,只要周围有木柴,就能随时使用,而且木柴是免费的,比买气罐、充电更省钱,也更环保,燃烧后的灰烬埋在土里,不会对环境造成污染。
可柴火炉的使用太受环境和天气影响了。要是遇到下雨天,木柴受潮,根本点不着火,就算找到干燥的木柴,也得小心翼翼地保护火焰,生怕被雨水浇灭。有次在湖南张家界露营,晚上下了场小雨,我们捡的木柴都湿了,折腾了半个多小时,才用随身携带的酒精棉点燃了一小堆木柴,煮了碗泡面还没吃完,火焰就灭了,只能啃冷面包充饥。而且柴火炉燃烧时会产生大量烟雾,不仅呛得人直流眼泪,还会吸引蚊虫,要是在森林里使用,烟雾还可能被远处的护林员发现,引发不必要的麻烦。另外,用柴火炉做饭需要不断添柴,不能离开人,不然火焰很容易变小,煮东西的时间也会变长,不像户外燃气灶那样,调好火候就能安心等着食物煮熟。所以柴火炉更适合在偏远、允许使用明火,且木柴资源丰富的户外场景使用,不适合在城市周边或多雨的地区露营时用。
还有一种比较小众的替代品,就是太阳能灶。去年去青海茶卡盐湖露营,当地日照时间长,阳光充足,朋友带了一台太阳能灶,说是不用燃料就能煮水做饭,我还挺好奇的。那台太阳能灶的主体是一块圆形的反光板,能把阳光反射到中间的聚热盘上,聚热盘上放着一个小锅,朋友往锅里倒了些水,不到一个小时,水就慢慢热了起来,虽然没烧开,但用来洗手、洗脸还是挺方便的。后来我们又试着用它加热面包,把面包放在聚热盘上,阳光好的时候,不到 20 分钟,面包就变得热乎乎的,吃起来还有点烤面包的香味。太阳能灶的优点就是环保、不用任何燃料,只要有阳光就能使用,特别适合在高原、沙漠这类光照充足的地区露营。
但太阳能灶的缺点也很突出,就是受天气影响太大。要是遇到阴天、下雨天,或者阳光被云层遮挡,太阳能灶就完全没办法使用。我们在茶卡盐湖露营的一天,早上起来乌云密布,太阳能灶放在外面晒了一上午,聚热盘都没怎么变热,更别说煮水做饭了。而且太阳能灶的加热速度特别慢,煮一锅水需要 1-2 小时,要是想煮点复杂的菜,根本不现实。它的聚热盘也很小,只能放小锅或小碗,没办法加热大量的食物,只适合 1-2 个人的短途露营,要是人多,根本满足不了需求。另外,太阳能灶的反光板很容易损坏,运输和携带时都要特别小心,不能挤压、碰撞,不然反光板变形,聚热效果就会大打折扣。
其实户外燃气灶的这些替代品,没有绝对的好坏,关键看你的露营场景和需求。自驾露营、需要做复杂饭菜,选卡式炉;露营地禁止明火、追求安全,选电炉;偏远山区、木柴丰富,选柴火炉;高原沙漠、光照充足,选太阳能灶。要是你经常去不同的地方露营,也可以像我一样,根据每次的行程搭配不同的烹饪工具,比如去城市公园带电炉,去山区徒步带柴火炉,这样既能满足户外烹饪的需求,又能避免因为工具不合适影响露营体验。毕竟户外露营的核心是享受自然,不管用哪种烹饪工具,只要能吃到热乎饭,和家人朋友一起分享美食,就是幸福的事。